> 文章列表 >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

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

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

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1. 证人出庭义务 :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和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,都有义务出庭作证。

2. 申请程序 :

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,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,并说明证人出庭的必要性和作证的主要内容。

3. 出庭作证的情形 :

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有异议,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,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,证人应当出庭作证。

证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,如身患严重疾病或行动不便,经人民法院许可,可以提交书面证言。

4. 证言质证 :

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、被害人、被告人、辩护人双方讯问、质证,确保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
5. 未出庭证言的处理 :

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证人以书面等方式提供的证言,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。

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,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训诫,情节严重的,可以处以拘留。

6. 证人保护 :

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,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。

7. 时限规定 :

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,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,并经人民法院许可。

8. 证人资格 :

生理上、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,不能辨别是非、不能正确表达的人,不能作为证人。

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庭审的实质化,保障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证据的真实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规定可能会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司法解释的更新而发生变化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程序是什么?

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如何计算?

证人出庭作证的后果有哪些?